眠春山 第144节(2/2)

    重新开张的第一日,对面灯笼铺的老师傅正在给木条框子糊红纸,他糊好一只往外头瞟去,忽然定住,揉了揉眼,他跟徒弟说:“你糊吧,俺糊的眼睛都花了。”

    “开的阿,我这歇的日子里,还置办了点别的东西,”姜青禾拿出湾里手艺好的老人编出来的高粱席子给她瞅,不全是红彤彤的,保留了本色,只中间编出了一个很大的囍或者是福还有寿字。

    女店家抛开了毯子,又摸起了高粱篾来,她眼睛一亮,好席子上手一摸就摸了出来,光滑不刺手,没有任何的毛刺,冬天要是烧了炕,铺一领这样的炕席在上头,指定很舒服。

    伸手一摸,一点都不梆硬,软乎乎的,要是带上指头指定没那么容易冻僵,毛的下头还有皮质的,女店家也蹲下来瞅了几眼。

    自她走后,这间五彩斑斓的铺子里又进来很多人,但毯子要价贵,垫子也不便宜,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是华而不实的东西。

    “这些你要是不喜欢,还有花样子的,你挑一挑,我们也能给你编出来,最快十天就成了。”

    姜青禾取下墙上挂的册子,翻开来女店家看,这册子上有全是红喜字的毯子,也有简单的条纹毯等等。

    所以之前热热闹闹敲锣打鼓往外办亲事的车队,一时又扎在村里,不往外头走了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

    她想说点什么,但终归没有说,只是最后再买了全色的羊毛线,各种深浅度都有的,怀里搂抱着那高粱篾和垫子回去了。

    这些日子她都在忙活这件事,将另一间铺子卖剩下的东西全都腾出来,钉木钉,在墙上挂竿子,到时候要把东西给挂上去。

    说实话,冬天的东西就是能便宜,但真没办法太便宜。

    姜青禾把他带回来的羊毛,托付给了苗阿婆,让她安排大伙挑捡清洗。

    她凑近看了很久,久到姜青禾放下打毛线的活,走出来指着她看了最久的垫子说:“这是藏族那边来的卡垫,这种小的很暖和,样色也好,你可以铺在自己椅子上。”

    东西陆陆续续移了进去,只等着羊毛织好,王盛回来的正是时候。

    她现在已经开始享受开店的乐趣,而不是着急地想要得到一个结果。

    她先是看着推出来的木架子上挂了一双双毛手套,蓝的、红的、黄的,绿的,几种颜色交织在一起也不少。

    “师傅你咋眼睛花了?上医馆瞧瞧去不,”徒弟很紧张。

    毛手套卖出了几双,奶制品也有人要,毛袜子也搭了几双,炕席卖出去好几领,至于毛线,因为最便宜,六个钱一大卷,卖得最多。

    虎妮看直了眼,她震惊地说:“俺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羊毛,全给搓绳染色。”

    但是颜色真的好看啊,那种红彤彤的正色,也有浅绿和深绿交错,最出挑的是挂在上头一块大毯子,每一个小框里头都钩了花纹,颜色有好几种,或深或浅的,只觉得这毯子都不像是这边应该有的。

    姜青禾笑了笑,取下夹子让女店家摸一摸,“好的绵羊毛织出来的,她们这染色法子我也说不来,染的很好,这小的最便宜也确确实要一百个钱了。”

    这些费时费力编的,价格却要更便宜,才五十来个钱。

    她也劝道:“染坊里挑两个帮工吧,之后还有估摸着除了羊毛,还有一批棉花,别到时候忙病了。”

    铺子前面有张大桌子,上头摆了几张叠起来的毯子,毛线很粗,看的出来并不是织出来的,没有那么细密。

    “染阿,这一堆只要搓绳,染上色我就拿去卖,跟之前的染的红绳一样,”姜青禾语气坚定,她始终认为染色后的毛线很有卖头。

    等她将东西一点点摆上,和领了羊毛线活的女人没日没夜地编织和钩鞋子外,她已经攒到了初步开店能用的东西。

    还请湾里石木匠打了几个柜子和桌子,被他笑话家里有木匠还来给他送钱。

    而等铺子里安静下来后,姜青禾重新缩回了她的摇椅上,铺着小毯子,旁边有火炉,她钩着给蔓蔓织的毛衣。

    姜青禾笑着说:“是羊毛线染的,俺们湾里自己染的,比不得你绒线铺子里的那些。”

    “得费不少钱吧?”女店家摩挲着自己的手问,眼神还没有离开那垫子,那织出来的花草图案真的好看。

    这个铺子在停了二十来日以后,又重新开张。

    她舍不得毯子,又惦记着高粱席子,最后狠了心都要了。眼神又挂到屋里那柜子一排的毛线球上,她呀了声,语气惊讶。

    老师傅说:“俺之前记得那外头不是个喜铺吗?咋今儿一瞧,啥色都有啊,俺指定眼睛糊涂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羊毛线染的?”她取了红色的羊毛线,在手里翻来覆去地倒腾,扯了线出来瞧,又是揉又是卷的。

    女店家又将目光放到后面的木架上,那里也有大大小小的毯子,瞧着与前头的又不一样,那些花纹错综复杂,很繁复。

    “俺挑两个老实的吧,这活也确实累,”苗阿婆坐在椅子上揉着背,“等忙了这个年头,俺把这些活教给虎妮,俺只管往外头拉客来。”

    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,她觉得还成吧,镇上其实来往的蒙藏两族人很多,卖这些加上毛线制品也有销路。

    女店家摇了摇头,“你这铺子里的也好。”

    “成啊,到时候婶你就去染坊那拉人来我们这里,”姜青禾说笑。

    “你喜铺不开了吗,屋里咋摆的和以前一点不像了,”女店家瞅了册子,又摸着自己手里的毯子,很舒服的手感,她不舍得放下,就摸着转移话题。

    他们不往外头走了,她铺子里的生意也没那么好了,所以她得在喜铺的淡季,将另一个铺子置办起来。

    她也只在染坊短暂地停留了会儿,挑拣完王盛带来的所有东西,除了羊毛她满意以外,这堆皮子也意外的不错,只是照旧是钉板的问题,还得再处理。

    精打细算的人家就趁着地里丰收,自家张罗着烧顿饭吃完也算了,尤其一整个秋地里和家里都忙,忙着刨地忙着准备过冬的粮食,等他们歇了,又入冬了。

    因为用心浇灌的东西,结果总会从地里冒出来的。

    徒弟也忙往外看去,他忙说:“哎呀,师傅不是你眼花了,这对面就是换了色啊。”

    同样的对话也发生在好几个铺子里,主要她们都已经习惯了一眼看见红溜溜的,这陡然来了个五彩斑斓的,不得觉得自己眼花,多瞅上几眼。

    越瞅越觉得,那挂出来的东西可真新奇,颜色又好看,不知不觉那绒线铺的女店家就走了过去。


努力加载中,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!

  • 上一页

  • 返回目录

  • 加入书签

  •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