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寡妇京城寻夫记 第62(1/1)
林舒蕴不知道该怎么办,不论向左向右都不是绝佳的选择。
婚期越近,她心中便止不住的焦虑。
----
八月初八,碧空如洗,阳光明媚。
今日便是定王府的定安郡主和宣平侯府世子的大喜日子,定王府府邸前已然沾满了凑热闹的百姓们。
敲锣打鼓的热闹吹打声传遍了街头巷尾,热闹的炮竹声时不时响起,小厮们不间断地向着路人抛洒着铜板,喜气洋洋地高声唤道:“今日王府有喜,郡主出嫁。”
百姓们也簇拥着接着、捡着铜板,欢喜道:“祝郡主新婚大喜。”
同街头巷尾热闹的氛围不同,林舒蕴的闺房中却分外安静。
端坐在梳妆台前的林舒蕴,一双灼人的桃花眼中已经布满了困意。
不到丑时就被唤醒,她甚至都没有分辨出侍女究竟让她干些什么,便过完了一系列的婚仪流程。
直至她回过神的时候,梳妆姑姑已经给她画好了芙蓉面,一双灼灼地桃花眼比平日更加妩媚,眉心的花钿也愈发隆重,双唇轻抿正红色唇脂,便是眉眼处的红斑都被遮住了五分。
随着发髻轻挽,赤金正凤衔珠的金簪轻插,一对牡丹金扶摇微微晃动,还有八宝累丝金簪、一对珍珠金簪,脖子上还带着金如意的玉项圈,双臂上带着一对金镯,一对翠玉镯。
更不必说,陆誉派人送来那件火红色嫁衣—上面皆是金丝绣五彩金凤牡丹重工苏绣,还缀着金玉无数。
林舒蕴心道,若无人搀扶,只怕她站起身来便要被这周身的东西坠倒在地。
随着吉时愈近,林舒蕴平静的心情也如同潮水般逐渐汹涌翻腾,缺觉导致的困顿使得她胃中泛着酸水,搅着她泛出生理性的干呕。
明月知晓林舒蕴身体情况,赶忙端来一盘喜饼,“郡主再用些吧,莫要伤着胃。”
林舒蕴轻拍着胸口,摇了摇头:“没关系,孩子们都派人看好了吗?”
“翠玉,翠香在小主子身旁伺候着,世子妃已经帮着照看着,郡主不用担心。”
林舒蕴问完后,屋内又陷入了沉寂。
定王府外,此时——
宣平侯世子陆誉身着一袭正红云锦喜服,跨坐高头大马之上,清冷的眉宇间难掩笑意,意气风发仿若少年郎般来到了王府门前。
林舒蕴端坐在闺房中,听着突然响起的爆竹声,宾客的喧哗声也逐渐响起,微微侧目看着摆在角落的漏壶。
吉时到了。
明月手中紧握着玉如意,紧张地踱步着,时不时地看着门外的动静。
梳妆姑姑赶忙把龙凤喜帕盖在林舒蕴的头上,屋内的侍女们也逐渐紧张起来。
看不到众人的面容,眼前只剩下红色的喜帕,林舒蕴心中翻涌的情绪也渐渐平复了下来。
细细想来已是第二次出嫁了,新嫁娘羞涩害羞的情绪早已在西北的时候体验过了。
那时,他们没有亲朋好友,也没有酒席宴席。
一张龙凤锦帕,一壶浊酒,一只烧鸡。
以天地为媒,在云家爹娘的坟前三拜天地。
她不知晓陆誉心情是怎样,但她一颗怦怦直跳的心已经属于了他。
她想,阿誉便是陪她一生的夫君,他们一起生儿育女,一起度过余生。
今日,林舒蕴低头摩挲着正红色嫁衣上的珍珠,没有激动、没有欢喜,仿若完成任务般,只剩下冷冷的平静。
屋外,司礼官洪亮的声音响起。
“吉时已到,大开闺房门,请郡主前往厅堂拜别父母。”
随着侍女打开房门的刹那间,欢呼贺喜的声音如山呼海啸般传到了林舒蕴的耳中。
“恭喜郡主,贺喜郡主。”
“恭喜郡主觅得良缘。”
明月轻轻搀扶着林舒蕴的手臂,“走吧,郡主,三公子已经在门口等您了。”
林舒蕴头饰沉重,连颔首都无法做到,只得在明月的搀扶下向房门口走去。
她的目光被遮蔽,只能看到脚下的方寸之地,行至卧房门槛处,她看着林望舒已然俯身蹲在了她的面前。
也不知从何时传下来的习俗,出嫁女儿的双脚不能落地,从这里到厅堂的路,便由她的两位兄弟背着她前进。
从卧房大门到梧桐院院门的这一小段路由林望舒负责,之后的路便是林舒宴。
林舒蕴在侍女的搀扶下,缓缓趴上了林望舒瘦弱的后背。
她的双手刚环上他的脖颈,突然一滴温热的水滴陡然落在她的手背上,紧攥着她双腿的林望舒手指还在微微颤抖。
“三公子,可以启程了。”
林望舒的步伐很慢,但瘦弱的肩膀却一直在颤抖。
林舒蕴眼眶泛红,手指寻着林望舒脸颊,轻轻擦拭着他的泪水。
“不哭,应该为姐姐高兴的。”
林舒蕴温柔哽咽的嗓音在林望舒耳边响起,他强忍的情绪再也绷不住了。
他攥着她腿窝的双手也愈发用力,声音哽咽抽泣。
“我我我还没有好好照顾你你就要嫁作人妇,姐姐应该好好在家中享福爹娘兄长还有我,不论你干什么,我们都会欢喜,但嫁人之后,就要看别人的脸色了”
“我心疼你。”
林舒蕴没有想到林望舒心中也这般敏感,少年郎哭得抽搐,随着逐渐靠近院外,他的泪水已然布满了双颊。
林舒蕴轻声安慰道:“不哭不哭,日后若是他犯了错,姐姐便靠着你做主可好?”
林望舒哽咽道:“那是自然,若是负了你,我定会狠狠揍他。我从生下来的时候,名字中便是对你的期许,又怎能让我姐姐去他家受苦。”
一道严厉的声音猛然响起。
“林望舒你别哭了,莫要耽误了吉时。”
随之,林舒蕴感觉到哥哥宽大的臂膀紧紧把她接过去,让她安稳地趴在他宽厚的后背上。
“蕴儿你趴好,哥哥要走了。”
“好,哥哥慢些,莫要伤着你的腰。”
一路上,从梧桐院到前厅的距离很短,但林舒宴的步伐却很慢,走了比平日还要多一倍的时间。
一道细微的吸鼻声响起,林舒宴声音中已经夹杂着哽咽。
“我念了你这么多年,逢年过节便去寺庙烧香祈福,大抵是佛祖看到了我的诚意,恰好能让我救起你和璋儿。”
“后来,父王母妃把你接到王府。我现在还记得,你左手拄着拐杖,挺着大肚子,站在桂花树下,笑眯眯向我挥手的样子,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劫后余生的欣喜。”
“我想,一点要让蕴儿过上享福的日子,便是一辈子不嫁人,当定王府的姑奶奶也是极好的。”
“罢了,不说了”,林舒宴顿了顿,沙哑说道:“不论日后发生什么,哥哥便是你的靠山,你的后盾。”
林舒蕴鼻尖酸涩,手指紧紧扣着林舒宴的肩膀哭出声来。
两人相顾无言,就默默地流着眼泪。
走到厅堂中,林舒蕴站在父母面前,她看不到二老的面容,却感受到紧攥着她双手的母妃在微微颤抖。
定王妃娇嫩的双手微凉,声音也比平日难过了几分:“我的好蕴儿,日后母妃就不能仔细照顾你了,我们对你总是诸多亏欠”
王妃的话都没能说完,就被突如其来的情绪所打断,她用锦帕捂着唇,摆着手已然说不出话来。
定王爷轻轻拍了拍林舒蕴的肩膀,停顿了许久没有说出话来,最后只简单地说了一句:“去吧,孩子,父王永远都在你身后。”
父王不善言辞,但他的爱意却从不比家中任何一个人少。
林舒蕴的眼泪已经如同断线的珍珠顺着脸颊不停地滑落,她心中溢满了酸涩,涨得心口都隐隐作痛。
若是在西北的时候,除了陆誉她再也没有人可以依靠,但现在她有了爱她的家人。
依着规矩只需福身行礼,林舒蕴屈膝跪在地上的刹那间,定王夫妇赶忙搀扶着女儿:“不用了。”
林舒蕴声音颤抖:“就让女儿好好给父王母妃行个礼吧。”
定王夫妇红着眼睛,松开了双手。
他们看着曾经年幼的女儿,如今已然要嫁作人妇,眼泪再难忍住,眼眶泛红地看着女儿重重三叩首。
“女儿拜别父王母妃。”
看着林舒蕴穿着正红色嫁衣被林舒宴背出王府的模样,定王妃的情绪再也忍不住了,她眼泪止不住的滑落。
她似是安抚自己般,低喃说道:“没关系没关系,我的蕴儿还在京城,总比嫁去蛮夷之地好。”
“蕴儿,哥哥就送你到这里了。”
林舒蕴眼泪还在打转,却听到了林舒宴的声音,她这才发现,已然到了定王府的大门口。
她紧紧握着兄长的手,“哥哥莫要担忧,笑一笑”,说罢,她从荷包中取出一枚莲子糖塞进他的手心。
“好,我不哭”,林舒宴深吸了一口气,冲着站在他面前的陆誉狠狠捶了他的肩膀一下:“若是我妹妹受委屈,我会立刻马上把她接回家的。”
陆誉被打的闷哼一声,眉眼坚定说道:“不会的,我会对她一辈子好的。”
林舒蕴说道:“走吧,时辰到了。”
“好,我们回家。”
陆誉沙哑的声音中带着一抹欢喜,他从林舒宴的后背横抱起林舒蕴娇弱的身躯,紧紧把她抱在怀中。
感受着她身上的温度,若有似无的脂粉香窜进他的鼻腔中,听着周围热闹的贺喜声,锣鼓喧天的声响。
他的挽挽真的要成为他的妻子。
生同衾,死同穴。
“定王府定安郡主出嫁,一百八十抬嫁妆,祝琴瑟和鸣,举案齐眉,夫妻恩爱,早生贵子。”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